流化床制粒機是近幾年發展較快的一種固體制劑制藥設備,工藝上把混合、制粒兩步工藝合在一起,既節約了時間又滿足了GMP要求,在減少交叉污染的同時,提高了制粒效率,是一種多快好省的辦法,深受用戶的歡迎,廣泛適用于制藥、食品、化工等行業。
一般來講,流化床制粒機制成的顆粒,形狀不規則,粒度分布均勻,結構較其他傳統制粒工藝完善,可壓性強、溶解性好、透濕性適中。在不同制粒轉速下,顆粒的粒徑在12~100目,分布范圍可選擇不同的制粒槳轉速及攪拌槳轉速來獲得(當制粒槳轉速慢時,顆粒粒徑變大,轉速逐步加快而顆粒粒徑逐步變小;當攪拌槳轉速慢時顆粒粒徑小,轉速逐步變快而顆粒粒徑逐步增大,兩者所起的作用剛剛相反)。
流化床制粒機工作原理:
1、整個過程由混合、制粒兩個工序組成。
2、粘合劑從錐形料斗進入物料鍋,待料斗關閉后在混合槳的攪拌下,粉料在容器內作旋轉運動,同時物料沿錐形壁方向變化,逐步生成液橋。在槳葉和筒壁對物料的擠壓、磨擦、捏合的作用下,物料逐步轉變為疏松的材質。然后,開啟出料門,濕顆粒在槳葉離心力作用下推動出料斗。
3、團粒結構的軟材料不是通過強制擠壓而成粒,而是通過制粒刀的切割,軟材在半流動狀態下被切割成細小而均勻的顆粒,實現了物料的互相轉變。
流化床制粒機特點:
1、臥室圓筒(錐形)構造合理。
2、氣充分密封驅動軸,清洗時可切換成水。
3、流態化造粒,成料近試球形,流動性好。
4、較傳統工藝減少25%粘合計劑,干燥時間縮短。
5、每批僅干混2分鐘,造粒1-4分鐘,功效比傳統工藝提高4-5倍。
6、在同一封閉容器內完成,干混-濕混、制粒,工藝縮減,符合GMP規范。
7、整個操作具有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。